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收藏
任务
排行
道具
勋章
官方Q群
群号:814298516
简介:为国内Facebook开发者提供的交流群,以Facebook instant game为重点,涵盖其他Facebook开发、推广和运营交流
综合讨论区
新手专区
技术讨论区
设置与配置区
运营推广区
游戏\应用展示
源码与资源专区
VR游戏\应用
论坛
BBS
搜索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Hi~
登录
或
注册
本版
帖子
用户
Facebook开发者社区
»
论坛
›
综合讨论区
›
综合讨论区
›
复旦大学郁喆隽:网络制造出人的“幻象”,深度思考如何 ...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查看:
211
|
回复:
0
复旦大学郁喆隽:网络制造出人的“幻象”,深度思考如何可能?
[复制链接]
原创分享
原创分享
当前离线
积分
2763
648
主题
648
帖子
2763
积分
金牌会员
金牌会员, 积分 2763, 距离下一级还需 237 积分
金牌会员, 积分 2763, 距离下一级还需 237 积分
积分
2763
发消息
电梯直达
楼主
发表于 2023-4-22 23:08:37
|
只看该作者
|
倒序浏览
|
阅读模式
“人是什么?”这是亘古以来人们反复追问的一个古老命题。从元宇宙到ChatGPT,这个人人都在讨论、理解和实践互联网的时代,对“人”的自我定义和认知产生了哪些影响?
在3月12日复旦大学-华盛顿大学EMBA项目主办的“复调艺文沙龙”上,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副教授、宗教学系副主任郁喆隽以“互联网迷思中的哲学人类学”为题,分享了从人类进化和思想演化的历史背景下,剖析当代人的人生处境并提供发人深省的哲学思辨视角。
郁喆隽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副教授,宗教学系副主任
郁喆隽老师有“复旦哲学小王子”之称,长期致力于西方哲学与宗教学的研究,基于哲学研究与社会科学研究的跨界碰撞而产生了一系列独到洞见,着有《财富、救赎与资本主义:马克斯·韦伯的新教伦理研究》《神明与市民:民国时期上海地区迎神赛会研究》《50堂经典哲学思维课》、《当柏拉图遇到卢米埃尔:电影中的哲学思辨》等作品。
在当天的演讲中,郁老师从近年来的互联网国际事件切入,通过盘点维基解密、斯诺登事件、欧洲海盗党崛起、黑客的政治主张与技术联手、数码时代的无政府主义等一系列国际事件和全球现象,指出这些热点事件背后除了有资本驱动之外,更有人性的驱动。
郁老师认为,人类经过百万年的演化,人类社会也已发展了几千年,但人性却始终稳定。“人性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层层累积形成的。”30万年前的“智人霸权”、1.2万年前的新石器时代革命、2500年前的“轴心时代”、200年前的工业革命、30年前的信息革命,历经五个历史波段的叠加,现今的人和复杂的人性才得以逐步形成。因此,“轴心时代那些伟大思想家们的哲学反思至今依然有效”。
在此基础上,郁老师指出每个历史波段对人的影响程度各不相同,因此个体的需求差异巨大。基于这一逻辑,互联网不可能完全去中心化,只会出现若干个新中心。正因为如此,一些“普遍而不普适”的问题成为引发人类社会巨大冲突的关键所在。例如个体究竟应当秉持怎样的道德伦理?这在不同时代、不同国家、不同民族所得到的答案是大相径庭的。
那么,互联网究竟是凭什么占据了当代人大部分的生活空间呢?
郁老师认为,在社交网络高度发达的时代,促成个体行为的底层心理动力是“错失恐惧症”(“Fear of Missing Out”,即“FOMO”):城市化、工业化造成了现代人的“断根”,而网络等技术能够提供给大众在这个时代非常稀缺的归属感,同时又能满足原子化的个体在群体中彰显个性的需求。如叔本华在《人生的智慧》中所言:“人,就像寒冬里的刺猬,靠得太近会痛,离得太远会冷。”网络正好提供了这个“不远不近”的距离,让人们在拥有安全感的同时也不会和外界脱钩。
但郁老师同时也提醒大家,警惕网络中“他者的消失”。他谈到,过去人能够快速成长,很大程度依赖于不断聆听和自己意见不同的声音,但网络技术的使用加剧了人的幻象,多数人在网络中过分地寻找三观高度相同的人,困于互联网与社交媒体的“信息茧房”之中,从而难以进行深度思考、无法获得思想的凝练与升华。
跟随郁老师的引导,在场校友们还就当前社会对于人工智能技术的隐忧问题展开深入交流。对此郁老师提出了一个视角独特的观点:“我们需要关注的是这些新技术本身是否能够发展出高阶的思维方式,以及是否存在颠覆人类社会的危险。从人类的技术演进史来看,我们在所谓的高科技产品中投入了过多的关注,但毁掉人类的往往是那些低科技产品。”
他进一步解释道,一个技术产品会对社会产生怎样的长远效应,并不主要由它的发明者、创造者、运营者来控制,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的使用者,尤其是最差劲的使用者。
但对于人类技术进步的未来图景,郁老师总体上持乐观态度:“‘文化将要反馈技术走向’或者‘技术打开文化发展空间’,这两种路径都是值得期待的。对于人类而言,我们已经可以不再接受自然的选择,而去接受文化的选择,也就是自己定义自己。处在历史的十字路口,最重要的是用当下的经验建立好自己的认知体系,去完成自我的重塑。”
本次活动郁喆隽老师的分享为在座的校友们打开了一个历史的宏大视角,让大家得以从社会发展及哲学反思的层面,去反观互联网的优势与局限,以及给我们带来的复杂影响,由此启发我们以更清醒理智的心态看待当下、选择未来。
复旦国际EMBA 复旦华盛顿EMBA
https://www.fdsm.fudan.edu.cn/topemba/cn/index.html
收藏
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游客
回复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发表回复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