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开发者社区

标题: 《深情录》之林曦寄言,7年的沉淀,与大家见面 [打印本页]

作者: 原创分享    时间: 2023-7-28 23:00
标题: 《深情录》之林曦寄言,7年的沉淀,与大家见面
  

  2016年,林曦的小世界做了“深情录”这个项目。

  项目的名字,取自明时张岱的那句“人无癖不可与交,以其无深情也”。

  几年下来,采访的人超过百位。男女老少,各行各业,许多亲密敬佩的亲朋师友都在其中。他们有的已在自己的领域中有所成就,也有更多人行走在平凡里,和我们平凡的大多数一样。

  多年之后,终于将这些叙述做成了书。时过境迁,人们的境遇、模样或有不同,其中的用心,再看,依然动人。

  故事中有很多专精一事的人,古董、茶事、木版水印、人类学、工业设计、飞机发动机、人工关节等。我们觉得,事情做得好,是因为我们对它们有着深切的投入和勤奋,再仔细想想,这其实是源于我们对自己的用心。

  古人总说,我们的一生如飘蓬、浮萍,动荡无依。

  这是真的,地球以每秒30公里的速度跑着,桓温那一句“树犹如此,人何以堪”传唱千年。在时间的长河里,我们需要一些真正安定的状态和时刻,情之所寄,正是我们的抓手和落实处。

  我们所付出的深情与用心,最终会定义,我们是什么样的人。

  ——编辑自林曦序言《不漂泊的时刻》

  这本书分为了上下两个部分。

  上的主题是"何谓顺遂的人生"。没有绝对的顺遂。所谓的顺遂,是我们在其中,为自己找到的那个不漂泊、不动荡的时刻,或者说,那样的一颗心。

  下的主题是"寻常之物"。故事更为平常了。牛角包、指甲刀、炒菜锅....经由一个个物件所带出的一些认真和温情,大抵都和爱有关。

  在《深情录》里,有冯唐、徐文兵、彭薇、解致璋这些老师,他们在这里推心讲了好多故事和影响到自己的生活智慧。

  ·

  冯唐/诗人:

  我喜欢老窑瓷器,比如常带着一个建盏。

  它有点像汉代的羽觞,有点慢慢飞的感觉,对着光看,里面有很多虹彩,叫蛤蜊光,像夜空一样。

  ·

  徐文兵/中医师,厚朴中医学堂堂主:

  我觉得有分别心是对的,高下之分也是,这在《黄帝内经》里叫“高下不相慕”。

  你高,有你高的道理,没有说你高我就把你拉下来,或者我见贤思齐,就要和你一样高,所以贵族最大的一个特点是“人贵有自知之明”。

  ·

  彭薇/艺术家:

  画它们的时候,从画里的山水长卷,到书写替代传统题跋的西方文人的书信、诗歌,再到描绘外面的绫裱,都极尽能事地去做。

  它们合起来像个装置,看起来也简单,但打开后,里面的画面很复杂,记得那时候,每一张画都是几个月的功夫。

  ·

  解致璋/茶道老师:

  休息一年后,我做了TeaHouse,一间茶屋,叫清香斋。

  我想它是纯粹安静的,供人享受宁静的品茶乐趣,所以不提供用餐,室内的空气会很清新,品茶时,好茶的香气不会被干扰和破坏。

  ·

  黄玄龙/鉴赏家:

  《长物志》的序言里说,“丰俭不同,总不碍道,其韵致才情,政自不可掩耳”。

  在生活里,重点是韵致跟才情。就是我到你家,你用破罐子,但你味道好,干净,我并不会嫌弃,就算家徒四壁,别有一种风情在。

  ·

  张南揽/茶道老师:

  回法源寺教课之后,有一届的学生说,可不可以做一个茶会。

  法源寺4月的丁香很好,我就说等花开的时候办吧。那年丁香花开的时候,我们做了一个户外的赏花茶会。那之后每年丁香花开时,我们都会在寺院里做茶会,就叫丁香茶会,已经持续八九年了。

  ·

  林曦/水墨画家、暄桐教室创办人:

  我的外婆很乖。

  每一天,她的头发都梳得特别整齐,用两个金属卡子,别在后面。夏天穿蓝色、米色,还有秋香色,较常见,很整洁。

  她是这个世界上,我见过的,皮肤最好的老太太。

  ·

  快来看看,书里有你喜欢的老师,喜欢的故事吗?期待你的分享~







欢迎光临 Facebook开发者社区 (http://bbs.zcsftek.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